“双控”袭来 对液化气行业影响几何?

2021/09 26 16:09

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煤电厂发电生产成本暴增,而国内电力作为公共产业关系民生,国家管控相对严格,涨价不易,煤电厂生产亏损,开工积极性降低,再者大宗商品大幅涨价,带动国内产能扩张,使得近期“双控”再度成为大热话题。部分地区限制高耗能企业用电总量、提高电价、限制用电时段等“双控”举措频出,那么举措实施对液化气行业会产生多少影响呢?

下面我们分地区简述:

9月中旬以来,山东受双控政策影响,部分企业降负生产,供应端方面,醚后碳四作为炼油二次加工副产物,产量并未受到明显影响。需求端方面,东营石化烷基化装置停工,自用的醚后转为外放,广饶华邦、科德化工烷基化装置半负荷运行,华滨化工装置降至约70%,滨阳燃化小幅降量。烷基化开工率由限电前的60.78%降至现在的52.77%,开工率下降对原料需求明显减少,导致前期原料供应缺口抹平。

华东地区受此次“双控”影响较为明显,联力石化,中海油泰州为满足自身能源需求而停止出货,具体重新出货时间目前仍未知。“双控”政策实施使得区内整体供应量下滑,利多市场氛围,但亦有部分业者认为,此乃短期效应,具体还需关注后期政策变化。

华南地区民用气需求量占比较重,而此次“双控”政策实施对华南地区影响主要作用在工业气方面,主营炼厂虽库存低位,但生产相对平稳,据悉某企业受限电影响,PDH装置开工率下滑约50%,受限时长在4天左右,好在持续时间不长,未对区内整体市场造成明显影响。

沿江地区“能耗双控”首先冲击的是制造业,下游部分中小企业受能源管控被迫停工,主要表现在对化工能源和燃料能源产品需求的收缩,进而影响到原油的需求从而影响液化气,目前消息面和市场表现来看并未对区内液化气造成实质性影响,炼厂限电多是降低辅助车间负荷或短期降负荷,部分炼厂选择降低装车流速,生产基本没有受影响。

华北地区液化气市场除去尚在检修的石家庄炼化,其他企业装置运行正常,民用气产销平稳,随着天气转凉需求逐步上升。原料气供应略显紧俏,下游深加工企业刚需采购,随着国家“双控”政策的持续推动,化工行业降负对化工原料需求或有减弱,或间接影响碳四需求。

东北地区自7月份起供应减量明显,辽阳、吉林等厂家持续攒量外放,区内液化气供应及上下游库存低位延续至今,此番“双控”政策并未直接影响到区内市场。

西北地区内蒙神华检修停工,区内近期消息面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全运会限行方面,双控政策并未表现出明显影响。近期因全运会限行影响,陕西地区资源流通不畅,部分炼厂库存累积,而周边部分炼厂因碳四市场欠佳转售民用气,区内炼厂装置运行正常,下游采购平稳,产销基本平衡。

综上,此轮“双控”政策实施,对液化气行业影响主要集中在山东、华东及华南局部区域内,而对其他地区影响尚不明朗。随着秋季深入冬季来临,国内煤炭、电力、燃气等需求将有明显增量,再者雾霾高峰季来临,“保卫蓝天”等号召下,限产限电等频率加快,供需端影响均将扩大。然今年天然气价格暴涨,部分炼厂液化气自用量增加,替换效应亦或在下游燃烧用量上体现。业者需关注后期“双控”政策对供需端影响范围及液化气、天然气等燃烧能源间替换程度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