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 对液化气市场影响
中美贸易战进程
在2019年6月29日举行的G20大阪峰会中美元首会晤中,中美双方表示将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表示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两国经贸团队将就具体问题进行讨论。
2019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约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分两批自2019年9月1日、12月15日起实施。美方措施导致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极大损害中国、美国以及其他各国利益,也严重威胁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原则。
8月2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078个税目、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加征分别为5%、10%,另外特别指出,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加征关税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加征关税税率 关税=按现行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关税税额+加征关税税额 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按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计征。)
而其中位于清单一中的丁烷于2019年9月1日12时01分起征加5%关税,位于清单二中的丙烷于2019年12月15日12时01分起征加5%关税,累加之前加征的25%关税将到达31%的巨额关税。
中美贸易战几经波折 影响巨大
中美贸易战从去年至今几经波折,从触发到升级,到谈判,再到变卦,有诚意也有出尔反尔,而特朗普的一再变卦,也致使国际局势以及原油、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
OPEC+一再延长减产期限,但美国原油产量的增加,尤其是中美贸易战以及美方为主发起的贸易终端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不确定性,2018年下半年原油价格的大幅回落,以及2019年的多次阶段性下跌,中美贸易战的缓和后在升级均对油价形成打压。
OPEC官网也发布声明称,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主要面临来自于贸易形势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自去年12月全体会议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已下调至114万桶/日,且预计今年非OPEC产油国石油供应将以214万桶/日的强劲速度增长。会议决定,将减产令延期9个月,从2019年7月1日延长至2020年3月31日。
但即便如此,8月份以来,国际油价(以WTI为例)长期徘徊于55美元上下。
2017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度回升至6.3附近,但同样由于中美贸易战升级以及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人民币汇率同样从2018年中开始快速下跌,2019年9月份甚至一度跌破7关口。通过近三年均线也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近几年呈现缓慢下跌态势。
美国资源去年八月后再无到港
对国内液化气进口来说同样明显,2018年8月23日,中国对美国进行反制,决定对16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LPG赫然在列,2018年8月后再无美国资源直接靠港中国码头。
中国进口美国丙烷数量在2017年达到337万吨,占据中国全年丙烷进口量的25.28%。同年进口美国产丁烷16.27万吨,占据中国全年进口量的3.3%。
以远东市场进口美国丙烷数量来看,2017年,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共计进口丙烷1406.8万吨,其中美国丙烷共计919.8万吨,非美国丙烷资源487万吨。
以美国方面数据来看,2017年美国丙烷共计下海2613.6万吨,2018年约3100万吨,在整个国际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地位。虽然全球供应相对充足,并未直接对中国的进口量形成明显冲击,但势必对中国之前的长约资源形成影响,为避免巨额关税,中方企业与日韩进行换货同样增加了换货成本,另外中方企业也积极需求其它地区资源以弥补本身资源缺口,国际资源流向也重新再平衡。
再度加征关税仍重压国内市场
2018年8月后已无直接美国资源到中国,此次加征关税对液化气市场的直接影响减弱,不过若仍有换货,后期或会因为继续加征关税而增加些许换货成本。另外中美贸易战的再度激化,势必对国内乃至世界经济形成影响,而原油也是表现的立竿见影,消息原油晚间应声下挫超过1美元/桶,势必再度对国内本就脆弱的市场形成打压。
而从长远来看,中美贸易战也将对未来一系列经济形势产生影响,从而继续对大宗商品以及液化气市场蒙上一层阴影。
Post Link: 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 对液化气市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