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厂转型 山东轻烃利用项目密集投建

2019/06 12 18:06

2019年6月6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二批优选项目名单,共计500个项目入选。其中,五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类项目327个,占比达到65.4%。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类项目132个, 占比达26.4%。共有50个高端化工项目入选。
此次入选的项目设及山东地炼的高端化工产业项目达到7个。其中包括山东天弘化学45万吨/年的丙烷脱氢项目、山东东明石化30万吨/年的异丁烯利用项目(年产MMA10万吨,PMMA8万吨,聚异丁烯7万吨)。
大型炼化项目集体来袭,国内炼能过剩,山东地炼压力倍增。仅仅是大连恒力石化的投产,就让周边甚至全国的部分能化产品压力山大,如成品油,MTBE,液化气等。因此无论是报团取暖,延伸产业链增强竞争力,甚至是同样计划上马的裕龙岛大型炼化项目,都能看到山东同样在积极求变。
据金联创统计,包括此次入选的天弘化学45万吨PDH项目,山东地炼共计划投建160万吨的PDH项目,而整个山东计划建设500万吨PDH项目(不含二期计划),而齐翔腾达同样有20万吨碳四法MMA,10万吨的PMMA建设计划。
此前东营市政府也对本市内地炼行业做了明确的指导,同样提到了乙烷、丙烷乙烯等产业。据统计,目前山东南山、阳煤集团均有200万吨乙烷裂解项目,万达控股的明宇化学同样有120万吨的乙烷制乙烯项目待建。另外虽然原料非乙烷,但同为乙烯,万华化学100万吨LPG制乙烯紧锣密鼓,100万吨的石脑油制乙烯项目枕戈待旦。
国内炼油行业的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近几年的油品消费增速严重放缓,还是连续多个月的乘用车销量下滑,以及炼油产能的继续增加都在昭示着油品市场零和游戏的到来,油头化尾的转型似乎成为必须,但同样注意的是,化工行业同类产品集中投建同样是值得警惕。